「阿樂」來掌舵 「阿愁」退幕後 陳奐仁 日日學習面對貪 快樂是可以感染的,尤其是看到陳奐仁「四萬咁口」。「我覺得凡事超越了零便是值得、吸引,我現在已經超越了,可以知足!有得食、有得瞓、有得去廁所⋯⋯我OK喇,無須再渴望更多。」身為音樂全人,入過電視台,闖過電影圈,別以為他的曝光率是刻意爭取,事實是兩個字——隨緣。「有甚麼做就做甚麼」是陳奐仁的隨緣之道,他強調「隨緣」令自己沒那麼「恨」(即是貪)。「因為貪,令我們有多餘的後悔,譬如點解當初不早點轉行(前題是覺得轉了某行業,得到的一定比現在好);我日日都提醒自己,要重新面對這個貪。」陳奐仁坦言,如果他可以與貪say goodbye,生活就可以過得更快樂。 不執於控制現實 少年時,因耳瘤做手術,令右耳聽力剩下五成,左耳聽力則維持在不足八成;陳奐仁的聽力比你和我都差,卻無阻他對音樂的熱誠。聽力的缺陷是挫折,也是智慧的提煉,他一邊接受「事實」,一邊從中強化心中的座右銘:量力而為。 「我們遭遇挫折,感到不快,是因為原本以為做到但突然間做不到,所以不開心;因為耳仔問題,我放棄游水,在沒有游水時,我就不會覺得它(挫折)阻礙到我,問題就不存在。」陳奐仁重申,你可以選擇放棄做不到的事,重點是,你想要得到甚麼。 健康控制不來,年紀影響身體,就連思維都無法控制(因為健康和心態都會影響思維),陳奐仁說,可以由自己控制的「頂盡三成」。 擁抱愛戰勝抑鬱 這樣不是太灰了嗎﹖「我接受世界是灰的,很多灰,很多黑,但有好的。所以,要不停提醒自己,起碼不用太責怪自己,同時可以發夢但不要執着一定要做得到,因為可以受控的有限。如果你的目標是要認識現實,那可能是一種釋放。」 已過去的成就了當下的陳奐仁,包括患上抑鬱症的回憶,因着校園欺凌,令年少時的陳奐仁心驚膽戰;在家,會不由自主地哭起來(在外還勉強忍着不哭),連續哭了幾天,父母也耐不住掌摑他。 「可能是我之前太幸運,成績好,老師學生都鍾意我,突然間成為眾人的『叛徒』,自己接受不到。」及後,看醫生才知道「病了」,吃了藥,令他感覺很「謝」,沒有再大哭。你沒有哭就等於正常﹖「我哭不出,更加辛苦;期間,我不敢笑(怕被人取笑),直到我出書分享成長經歷為止,這種麻木狀態才慢慢紓緩。」 2012年「出書」,即是說,讓抑鬱康復過來已過了十多年時間。漫長嗎﹖「我懷疑,『漫長』算是正常;我沒有為取悅他人而迎合一些自己控制不到的環境,而BB(太太)給予的愛和支持,更值得感謝!」陳奐仁深信,人應當設計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計劃,總比過着別人灌輸的想法更好。 |
|
Mind & Life 心活誌 網上版: http://issuu.com/mindandlife |
|